- ·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版面费[06/30]
- · 《高原山地气象研究》投[06/30]
- · 《高原山地气象研究》期[06/30]
东西问丨刘觖:这座藏传佛教寺院为何被称“高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青海瞿昙寺是中国西北保存完整、规模宏阔、质量精粹的明代官式建筑群,瞿昙寺隆国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前身奉天殿出自一个蓝本,朱元璋所赐“瞿昙
青海瞿昙寺是中国西北保存完整、规模宏阔、质量精粹的明代官式建筑群,瞿昙寺隆国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前身奉天殿出自一个蓝本,朱元璋所赐“瞿昙寺”匾系该寺镇寺之宝。为何这座藏传佛教寺院被誉为“高原小故宫”?该寺为何因回廊壁画被赞誉为“前有敦煌,后有瞿昙”?民间传言明代建文帝曾归隐瞿昙寺,寺中又有何端倪?
上述壁画是200多年后,清朝画师在瞿昙寺补绘的壁画,其技法、颜色、内容跟明代壁画略有不同。但他们敢于将明朝画师不敢画的内容补绘上去,耐人寻味。
在中国西北,明清壁画艺术造诣最高、面积最大的当数瞿昙寺。明宣德年间,中国绘画艺术达到了一个顶峰,宣德皇帝本身是一个绘画高手,对这样一处跟皇家有如此渊源的寺院壁画,明王朝的要求不会太低。瞿昙寺回廊壁画和殿堂壁画总面积约1700平方米,回廊壁画现在只保存下了约400平方米,但基本能窥视其绘画内容和艺术风格。
此外,在绘画技法上,瞿昙寺壁画突破了中国绘画的瓶颈,如通过铁线描、钉头鼠尾描等技法和独特皴法,将空间的延伸及画笔的粗糙细腻等表现得淋漓尽致,其精细程度媲美卷本绘画,而不像在土墙皮上的壁画。在绘画门类上,人物、神佛、山水、花鸟、建筑等中国绘画所涉及的门类一应俱全,堪称中国绘画的大百科全书。
曾多年旅居新西兰、现从事瞿昙寺壁画研究和临摹的国家一级美术师刘觖(藏语名:丹增·谢朱)近期接受中新社“东西问”专访,对此作出解读。
中新社西宁10月21日电 题:这座藏传佛教寺院为何被称“高原小故宫”?
刘觖,藏语名为丹增·谢朱,1964年生于青海省西宁市,国家一级美术师,曾多年旅居新西兰,现从事青海瞿昙寺壁画研究和临摹。
1393年,朱元璋赐红色底子、上书金色大字的寺匾“瞿昙寺”,至今悬于瞿昙殿。佛经中多有记载,“瞿昙”为释迦牟尼家族的古姓氏。在中国,瞿昙寺是唯一获如此殊胜名称的寺院,可见其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。瞿昙寺所在的河湟流域,是汉地通往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一个门户,地理位置重要,明王朝可能想借此巩固边防、密切各族关系。
很感谢当地民众将瞿昙寺保护下来,但瞿昙寺壁画迟早有一天会消失,特别是面临气候变化、地震山洪等,且瞿昙寺壁画的手稿并未传世,非常不利于后人的研究和保护。基于此,我正在临摹、补绘现存400多平方米的回廊壁画。此外,一些科研院所已通过现代技术扫描保存了瞿昙寺的壁画。
值得一提的是,瞿昙寺壁画艺术并非全部来自中国本土,如其中的佛传故事等。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历来拥有包容、吸收、借鉴世界不同文化的基因,进而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,这也能更好地从历史维度去解读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。(完)
此外,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,人文主义在艺术上的一个标志是平民形象已经可以被画进宫殿,这种人文主义思想比瞿昙寺壁画晚。普通民众吃着似乎像汤圆、饺子一样的食物的画面,已出现在皇家寺院瞿昙寺的壁画中。此外,不像敦煌飞天形象,瞿昙寺壁画还描绘有带小翅膀飞翔的小人物,像西方天使的形象。类似这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课题,值得充分研究和碰撞。
北京法海寺明代壁画以绘画技艺高超著称,但其绘画的佛传故事是单幅作品。不像瞿昙寺这样充分利用抄手回廊的建筑特点,在形如长卷的回廊中完整而精致地延展绘画了佛传故事。这些画师本身可能是绘卷本的高手,因此瞿昙寺壁画带有浓重的卷本绘画的技艺和特征。此外,瞿昙寺各大殿中的沥粉、贴金的画法,跟北京法海寺同属一种工艺方法。
文章来源:《高原山地气象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gysdqxyjgw.cn/zonghexinwen/2022/1023/1006.html
上一篇:高原牧场的“变奏曲”
下一篇:黄土高原上的苹果小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