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高原牧场的“变奏曲”

来源: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0-2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手机电能何来?走近央宗牧屋旁的小溪仔细听找,淙淙溪流声里藏着机械的振动音频。 每年夏天,尼汝村44岁的藏族牧女央宗都在新沾牧场生活。清晨,央宗把牦牛集中到自家的牧屋旁

手机电能何来?走近央宗牧屋旁的小溪仔细听找,淙淙溪流声里藏着机械的振动音频。

每年夏天,尼汝村44岁的藏族牧女央宗都在新沾牧场生活。清晨,央宗把牦牛集中到自家的牧屋旁,挤奶提炼酥油。牧屋内整齐摆放的一排排酥油饼,是牧民勤劳的展现和财富的象征。

近年来,香格里拉市打造中国一流的户外运动基地,将旅游和体育融合发展。央宗所在的尼汝村四季景色不同,囊括高山、湖泊、雪山、草原、溪流、山石、森林、峡谷……除沙漠之外的几乎所有陆地自然景观,逐步成为了徒步野营爱好者的天堂。夏天的牧场上,牦牛绵羊低吟,游客高唱流行歌。

“到尼汝徒步野营的游客,大多会邀请向导,再租上几匹马骑行和驮行李。”央宗的侄子阿兹拉是尼汝村的赶马人,他如今兼职徒步向导,牧场传统的马铃声,驮来了旅游经济。“马匹不老,我们不卖。”

三年前,瓦索米翻新了自家牧屋,屋外圈出一块菜园子,长出的卷心菜比篮球还要大,吃不完的萝卜拿去喂猪。菜园里还用泥砖砌了烘干菌子的烤房,牧场周边的针叶林里夏天会冒出无数松茸和羊肚菌。令她引以为傲的是,新牧屋装备了两套供电系统,“一套水电,一套太阳能,要比央宗牧屋的供电稳定。”
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“读书读不明白,只有回村务农,或回牧场放牧。”银扎米坐在火塘边,低着头沉迷电视剧。当地的孩子能够享受“9+3”(义务教育9年、高中3年)的免费教育,但许多孩子目前还难以理解“知识改变命运”这句话。

这片海拔3600多米、面积相当于五个纽约中央公园的牧场,处在横断山脉狭长的山谷间。一条河流将之分为两半,西面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洛吉乡尼汝村的新沾牧场,东面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俄亚乡俄亚大村的俄亚牧场。

日月更迭,万物更新,高原牧场“变奏曲”还在谱新。(完)

过去,新沾牧场没有电灯、电视、手机,央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。几年前,她家购买一台小型水力发电机,放置在牧屋旁的小溪里。随着水流带动叶片旋转,发出规律振动,低矮昏暗的牧屋被电灯照亮。夜里,央宗坐在温暖的火塘旁,从电视液晶屏里,了解牧场之外人们的喜怒哀乐、悲欢离合。

新沾牧场无一丝通信信号,央宗时常通过对讲机,与河谷对岸俄亚牧场的纳西族牧女瓦索米聊天,互相帮着找牛找马。牧民一两天见不齐牛马,总是放心不下,担心它们遭遇狼群,担心它们跌下山崖。

从杜鹃木制作的传统酥油桶中发出“唰唰”的声音,渐被牛奶分离机“嗡嗡”声取代;仔细聆听,淙淙溪流声里,已穿插小型水力发电机有规律的振动音频;在马帮“叮叮当当”的铜铃声中,不时会划过摩托车的轰鸣声;而牦牛绵羊低吟之中,居然传来流行歌……

要将高原牧场作为一生的归宿,银扎米还在同不安的内心做剧烈博弈。好在去年,俄亚大村到牧场修通了公路,翻山越岭的马帮铜铃声中,不时划过摩托车的轰鸣声。“想回村了,想去县城了,摩托车几个小时就能到。”听到摩托轰鸣,银扎米觉得,牧场不再是与世隔绝之地。

自公路修通后,俄亚牧场的摩托车普及率接近九成,几乎每座牧屋前都停放着一辆。马匹驮运物资的作用逐渐降低,马的卖价应“声”下跌。

依靠“科技进步”结余的时间,央宗开启新的精神生活。她时常会拿出手机拍摄牧场照片,然后爬到海拔4000米的山顶,捕获在高空缥缈的信号,发送给定居北京的哥哥扎西,而扎西旋即运用新媒体展播牧场照片,让微信朋友圈的人感受诗和远方。

中新社香格里拉10月21日电 题:高原牧场的“变奏曲”

过去,制酥油要将牛奶调至合适的温度,倒入近一米高的木桶,用搅拌杆在桶里上下搅动数百次,不断发出“唰唰”的声音,破坏牛奶中的蛋白质。失去蛋白质保护,脂肪与水分离,逐渐漂浮到水面,聚集在一起,形成淡黄色固体。现在,央宗用上了半自动牛奶分离机,只要调好牛奶温度,牛奶分离机“嗡嗡”作响,轻松分离出酥油,效率提升数倍。

两月前,瓦索米的16岁侄女银扎米从四川德阳的职业高中返回家乡俄亚,她放弃学习母婴护理,想成为一名牧女。但牧场单调孤寂的生活,短时间内难以适应,她进入牧场之前,一口气在手机上下载了十多部电视剧。

中新社记者 缪超

近日,中新社记者骑马、徒步整整一天,去探访位于滇川交界处的高原牧场。离开多日后,那里的“变奏曲”还在耳旁和心中回响。

文章来源:《高原山地气象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gysdqxyjgw.cn/zonghexinwen/2022/1023/1005.html



上一篇:海南岛将有较强风雨天气 青藏高原东部将有较强
下一篇:东西问丨刘觖:这座藏传佛教寺院为何被称“高

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投稿 |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编辑部|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版面费 |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论文发表 |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高原山地气象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