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版面费[06/30]
- · 《高原山地气象研究》投[06/30]
- · 《高原山地气象研究》期[06/30]
原山林场:“两山论”的实践样板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原山林场第一代务林人每人植树超过10万棵,他们凭着满腔热血,艰苦奋斗,为原山在追寻幸福的道路上跑好了第一棒。进入20世纪80年代,原山林场被确定
原山林场第一代务林人每人植树超过10万棵,他们凭着满腔热血,艰苦奋斗,为原山在追寻幸福的道路上跑好了第一棒。进入20世纪80年代,原山林场被确定为“事改企”首批试点单位,林场“断奶”,一直生活在贫困线上的职工生产生活雪上加霜。
走进原山林场,置身茫茫林海与石海的之间,一颗颗侧柏生长在石缝中,难以想象曾经植树造林的艰辛。
进入上世纪90年代,受社会大环境和自身历史包袱影响,林场也陷入亏损,经营举步维艰,背负债务达到4009万元,林场生存和发展都陷入了绝境。
今年82岁高龄的尚玉文,是最早进入林场的建设者之一。至今,他依然清楚记得,当林场人看到山坡上的侧柏成片后,激动不已。“许多人都流下了泪水,感叹道‘孩子终于拉扯大了'。”尚玉文曾身兼多职,既是党员,也是场长,还是一名普通的种树员和带领职工植树造林的技术员、指挥员,为林场的绿化事业奉献了青春热血。
“山绿了,人却依然是穷的。改革开放给林场职工带来了无限的动力。”原山林场副场长徐立刚是一名“林二代”,他对改革开放带来的影响印象深刻,原山人积极顺应时代发展,再一次走上了自力更生、自主创业的道路,全力发展多种经营方式,多途径增加收入,转变生产经营困境。从1985年开始,林场开始全面发展工副业,奶牛场、冰糕厂、印刷厂、陶瓷公司等企业项目纷纷上马,下大力气解决“吃饭”问题,特别是保障护林员们的工资发放。
原山林场4.5万亩的优质林木,也发挥着巨大的生态价值。据测算,原山林场每年吸收1万余吨二氧化碳,释放6000余吨氧气,吸滞6万余吨灰尘,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量2828.63吨/年,调节水量476.48万吨/年,对维持区域生态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。同时,原山国家森林公园也被评为首批“中国森林氧吧”,景区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700/cm3以上,每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。原山绿化公司将林场及周边村民的苗木种进了城市里,既美化了城市生态环境,又助力了乡村振兴、促进了村民脱贫致富。
原山人计划到2025年完成“两个基地”“四个示范区”建设的光荣使命,争做国有林场深化改革的排头兵和现实样板。“两个基地”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基地、国有林场“两山论”转化示范基地;“四个示范区”即党委领导下的“一场两制”管理模式引领区、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、国有林场现代化建设先行区、国有林场共同富裕展示区。
原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瞰图
“职工中既有事业编制,又有企业编制,身份不一样,尊严就不一样。”孙建博说,多年来,原山林场按照组织的要求,先后接管、代管了4家困难事业单位和1家企业。他提出“一家人一起吃苦,一起干活,一起过日子,一起奔小康”的“一家人”理念,职工只有分工不同,收入和各项福利待遇一样,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。
原山林场党委书记、场长高玉红说:“作为全国林草战线中的一面旗帜,原山人深感骄傲自豪、责任重大,持续践行‘两山'科学论断,争取到2035年实现林场全面现代化。”
文章来源:《高原山地气象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gysdqxyjgw.cn/zonghexinwen/2022/1018/1000.html
上一篇:新华全媒+|雪域高原上的珍稀野生动物救助
下一篇:原山:“两山论”的实践样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