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原山林场:“两山论”的实践样板

来源: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0-1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原山林场建场之初,被人们称作“石头山”,一座座山头杂草丛生,乱石遍地,森林覆盖率不足2%。林场第一代务林人段新安说:“石灰岩山地不储水,镐头铁锨下地卷刃,苗木成活率

原山林场建场之初,被人们称作“石头山”,一座座山头杂草丛生,乱石遍地,森林覆盖率不足2%。林场第一代务林人段新安说:“石灰岩山地不储水,镐头铁锨下地卷刃,苗木成活率极低,种一棵树出一身汗。”

原山林场生态林石缝扎根

“‘改革方案'是一针强心剂,肯定了原山改革发展模式。原山林场围绕‘保生态、保民生'的国有林场改革两大目标,继续实行党委领导下的‘一场两制'管理模式,实现了生态发展和经济效益双丰收。”孙建博表示,如今的原山林场已发展为集生态林业、森林旅游、教育培训、文化旅游、林下经济等五大板块于一体的综合经营性单位,固定资产达到10亿元,年收入过亿元、职工年均工资突破10万元。

原山林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创新做法,写进《生态林业蓝皮书: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报告(2020~2021)》

“原山人通过艰苦奋斗,过上了与社会同步的好日子。不仅吃上了绿色饭、生态饭,还为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”原山林场副场长王延成说,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下,在原山“一家人”理念的引领下,原山林场达到了职工满意、政府支持、社会认可的发展目标,林场绿色底蕴更加厚实,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。

原山,是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的代名词。64年来,这里传承着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,在绿水青山里绽放幸福之花。

面对艰难险阻,几乎毫无石灰岩山地造林经验的原山林场第一代务林人没有退缩,开始封山造林。他们长期居住在石屋和破庙里,仅有的家当是“百把镐头百张锨,一辆马车屋漏天”,在山坡上凿坑种树,百人传水,种下了一颗颗代表幸福的树苗,迈出绿满鲁中的第一步。

202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全国选取了2个国有林场和1个市为全国国有林场深化改革试点,原山林场就是试点之一。

生态结出幸福果

1996年底,原山林场下属陶瓷批发公司经理孙建博被任命为原山林场场长。孙建博提出了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忍耐、特别能奉献”的原山“四特”精神。在孙建博的带领下,原山人先后建起了原山酒厂、工具厂、食品厂、苗木基地等有市场前景的新企业。几年间,工副业年产值达到上千万元,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跨越,不仅为职工补发了工资、退还了集资、支付补缴了养老保险、报销了医药费,还逐步归还和消化了全部借贷款。

目前,原山林区内已实现连续25年零火警。1996年以来,全场营林面积净增3385亩,活立木蓄积量净增12.9万立方米,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4.4%。从资源总量上看,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新原山。

尚玉文老场长(右一)野外测量林地

“森林是我们的立场之本,也是我们的发展之本,保护好这片生态林是我们对全市人民的保证。”孙建博在发展原山林场的林业产业、保障民生的同时,不忘增绿扩绿补绿。实行承包制,造林成活率从不到30%提升到90%以上;为消灭火灾隐患,孙建博顶住多方压力建起了长青林公墓,对林区散落的2000多个坟头集中管理;成立了山东省第一支专业森林防火队,为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
在原山“一家人”理念的引领下,全体职工全力发展旅游业,山东省第一家鸟语林、第一家民俗风情园、第一家山体滑草场等相继开业,原山林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鲁中地区小林场,一跃成为全国知名的创业先锋。

进入新时代,原山林场掀起了“二次创业”的高潮,原山人进一步探索改革发展新路,通过科技化引领、集团化经营、市场化运作,进一步优化林场产业结构。

坚定理想信念,开创美好未来

荒山上播种幸福

“不下雨不栽,不连阴天不栽,不下透地不栽。”原山林场地处我国北方石灰岩山地,在长期的植树造林中,原山人总结出“三不栽”经验做法,他们于下雨天上山抢种树苗,用双手、汗水、甚至鲜血浇灌树苗。20年风雨兼程,原山务林人冒冬雪耕云播雨,迎春寒移石种绿,终使满目荒山叠翠。

绿色林场幸福千万家

2015年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国有林场改革方案》和《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》,围绕保护生态、保障职工生活两大目标,推动“政事分开、事企分开”,鼓励优强林业企业参与兼并重组,通过规模化经营、市场化运作,切实提高企业性质国有林场的运营效率。

文章来源:《高原山地气象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gysdqxyjgw.cn/zonghexinwen/2022/1018/1000.html



上一篇:新华全媒+|雪域高原上的珍稀野生动物救助
下一篇:原山:“两山论”的实践样板

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投稿 |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编辑部|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版面费 |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论文发表 |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高原山地气象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